着力打造 一个专属演艺人的家
——访广州演艺人协会主席廖百威
本刊实习记者:袁海玲
编者语:提到广州的音乐界,我们不得不先提廖百威先生,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的廖百威是广州本土的音乐家,八十年代与毛宁、杨钰莹、麦子杰等齐名,以陈小奇作词作曲的《白云深处》走红大江南北,并成为广东乐坛长青树。不同的是廖百威一直坚守在广东,至力于岭南本土音乐,他曾获广东十大歌手称号,2012年创办广州演艺人协会并担任协会主席。他是广东优秀音乐家,担任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广东省经济技术协作促进会副会长、农工民主党广州市委员会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广州市天河区政协常委等职务。像电影一样,音乐人都北漂发展,广州乐坛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广州演艺人协会的成立,把默默无闻的广州演艺界重新推向公众的最前端,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关注这一个特殊的群体 ,正如廖百威先生说的,要把广东音乐从广东制造转型为广东创造。
创造一个演艺人的家
记者:据了解,你现在担任很多机构的职务,请问这么多的职务是否对您的音乐创作造成影响?
廖百威:肯定的,各种会议和活动占去了我大部分时间,就拿我将在今年 8 月发行的那张新唱片来说,我花了两年多都完成不了,最近,我腾出两个星期,什么事都不做,才把所有的歌录完。
记者:您作为演艺者之家的家长,比起普通的演艺者,您多操一份普通演艺者不愿意操的心。这就造成在很多人眼里,也许您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音乐人,说不定还是一位靠音乐来谋利的人。对于他们的这种看法,您是怎么认为的?
廖百威:在我眼里,音乐不是谋利益的工具,而是纯粹的热爱。回国以后,我从事过很多行业,做过生意、开过公司、运营过酒吧、酒楼等等。从我当演员开始,到后来别的行业,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离开过音乐,可一直以来的执着也让我明白,光靠做音乐来支撑生活、梦想等等各方面是很难的,因此,自己一直想办法,靠从事各种副业来支撑这个音乐梦、这颗音乐心。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好,热爱艺术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也不一样,所以对这些热爱艺术人,我就是想创造一个属于演艺人的家,给他们一个支撑,让他们能够在艺术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记者:所以就有了“广州演艺人协会”的诞生?
廖百威:是的,差不多就是有了想法之后就开始想着要怎么创办起来了。在大部分人看来,一般搞艺术的人都把自己的东西做好就行了,我自己比较奇怪,一直想做一些对大家都好的事情。同时,可能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段,都有一种使命感,很多时候做很多事情不是为自己,而是看看能不能把整个市场活跃起来。在我当选为广州市人大代表之前,就已经非常关注广东演艺市场。后来在一次人大代表大会时,我就提案整合广东演艺的人力资源,建立起一个广州流行文化协会,后在广州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商下,于 12 年的6 月份广州演艺人协会正式成立。
记者:家是有了,具体的目和计划是否已经完善?
廖百威:在国内,除了北京有演艺人协会外,就只有广州了,当然香港和台湾他们很早就成立了协会。我们协会目前拥有广东最优秀的演艺人才,是国内演艺界最具专业权威的协会之一,将聘请了郭兰英、田华、红线女、赵青等著名艺术家为名誉主席。协会将着力整合本地文化资源,打造新型文化产业航母,为广东的文化强省与建设文化名城而努力。
廖百威和采访团队一起
记者:是的,对音乐人权力的维护也很重要。这些年来音乐人的版权问题总是被推到风口浪尖的位置上被形形色色的音乐人炒得滚烫。音乐的维权斗争如此,演艺界以及其他行业的也不会没有,你对前段时间炒得很红火的,音著协向娱乐场所收费的事有何看法?
廖百威:广州演艺人协会的成立,主要是为了能够在企业工作或者其他情况下权益受到侵犯时,协会能组织各方力量通过法律为其维权。如果没有一个组织,维权是很难的,就如百名音乐人向百度集体“宣战”维权一样,容易陷入了“无言”的结局。同时,协会成立还有一个目的,着实从会员的利益着想,想办法提升每个会员的“身价”。协会给广大演艺者一个保护权益的家,为广大演艺者解决后顾之忧,为音乐甚至整个演艺界开拓一片天空。音著协向娱乐场所收费初衷是好的,理论上是保护了著作权人,但音著协成立了 20 年,该做的事情很多没有做。音著协非行政机构,如果想向娱乐场所收取版权费,必须得到所有版权人的授权才有权利,很显然音著协并没有完全拥有所有版权人的授权。音著协每年收取的大笔版权费分配是否透明,是否真正收回来给到版权人手中也是个问题。希望音著协更多一点为版权人考虑。
记者:提到“社会责任感”这几个词,我们总觉得是离自己非常遥远的。
廖百威:在社会上的每一个群体都应该受到政府的保护,广大的演艺人也是这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所以他们也同样应该受到政府的保护。但是毕竟政府的力量和各方面资源很有限,因此,广州演艺人协会的成立还寄托着一种希望:希望有一天能帮政府做一些事,承接起政府的一些项目。
记者:“希望有一天能帮政府做一些事”,这句话应该怎么去理解?
廖百威:就目前来说,中国的演艺者很多。而体制内的演员更是少中之少,体制内的演员至少生活有保障,还可以评职称来决定自己的收入,但体制外的演员就很难保证自身生活。音乐、舞蹈、影视、戏剧、曲艺、模特等各个行业都存在很多隐姓埋名的工作者,例如很多地下乐队、大量不知名的演员。据有关人士介绍,80%的演员都是没有单位的,这意味着这一群人甚至连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更不用谈提升了,这一部分人政府管不到,我希望协会能为他们分享和分担一些。这让我想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保护好传承文化的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活态传承,口口相传,活体一旦消亡,文化遗产也就可能随之消失。而传承这些文化的人可能大部分都是民间艺人大多属于个体,甚至是农民。这些在广东的音乐学子,他们解决不了自己的温饱问题,就很难去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因此广州演艺人协会的成立正是希望有机会能够组织这些体制外的演艺者,传承好文化的同时,也帮助政府解决一部分人的出路问题。
记者:我们也确实看到,协会成立一年多以来举办过很多大型活动,比如参加了 4 月份的雅安地震大型赈灾义演,在 2012 年 12 月,还头一回走进广州大学城,举办了一场“SIN G 爆红人歌唱大赛”,在赛事中发掘了一批年轻的新生代优秀艺术人才等。
廖百威:我们说要凝聚起演艺者们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活动的举办就是一种凝聚的表现。任何事都是对等的,要想得到人们对你的认可,你首先是要去付出,去为这个城市付出,为这个社会付出。你付出了梦想,获得了掌声,就会有一种我们所说的社会归属感。这种社会归属感你零零散散一两个人是感受不到什么的,要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很多人一起付出,感动了更多人。这些更多人的感动就在无形中成为支撑他们的归属感,演艺者们得到这种社会的认可之后,就会开始有了责任的观念。有了这种责任的观念,才会更加深入地想要付出才能让这个社会更美好。这就是我们提到的关于社会责任感的方面。
记者:那么,协会在未来有没有什么计划?
廖百威:未来想组织一个公益基金平台,用来帮助考上艺术类学校但无经济支撑的学子们,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习。
记者:您在 80 年代末凭借一曲《白云深处》出道,到现在一直作为广东乐坛的一株常青树,见证了广东乐坛三十多年的兴盛与衰落。在今天,广州演艺人协会能够创办一年多就被人称为“岭南文化的保护伞”,您觉得在哪一方面是做的比较好的?
廖百威:你要说做得好的方面,大概就是对文化的保护这一方面。比方说有人这么评价过广州:“来广州旅游的人晚上只有两个去处——长隆和珠江夜游。”在我看来长隆不是不好,只是长隆的节目基本都是国外引进的,没有太多能展现羊城文化的元素在里面,他不能够给游客一些关于广州的印象。
记者:我们常说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单纯是从经济、军事等方面来衡量,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化沉淀和传承,从演艺界来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廖百威:沉淀很重要,传承也很重要。广州目前对岭南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已经投入很大力度,然而从事流行文化的人是新生代,以后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会由他们进行,因此他们是支撑今后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所以我们应当适应社会潮流,把这些新鲜的文化观念与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又具有艺术水准的作品,我们不要仅做政绩工程。
廖百威:广州演艺人协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着重策划一个岭南文化特色的旅游剧场。这一个剧场并非请人代表性地唱唱歌、演演话剧,而是利用一个故事贯穿在每一个剧场当中,通过每一场剧作全方位展现岭南文化的一点一滴。让老百姓更加接近我们的岭南文化,了解岭南文化。我还想让整个广东的艺术氛围更加浓重一些,将广州演艺人协会办成一个能真正服务、帮助演艺者的团体。希望这一系列活动能显出岭南特色,让游人来广东要第一时间看我们旅游剧场,能让人听到我们的歌,看到我们的表演就能感受得到那股浓浓的岭南韵味。
记者:八十年代,广东乐坛红极一时,代表了中国流行音乐,九十年代开始慢慢衰退,请问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有什么办法能让广东音乐再创辉煌??
廖百威:八十年代初,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国外新鲜的东西就从香港流入大陆,而广东恰好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毗邻香港,香港文化先进入广东向再向全国发展。当时香港武打影视、香港粤语歌曲风盛全国。广东成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国内著名的流行歌手大部份出自广东。后随着流行音乐的普及和内地经济的发展,成名的歌手与音乐人都向政治与文化中心北京发展,正如我们所说的“北漂”。音乐人成名后向北京发展,而广东的音乐人才培养又后劲不足,近十年来,广东演出平台越来越少,主要媒体对音乐节目的直播热情不足,对年轻音乐人扶持不够,是造成广东乐坛衰退的主要原因。我们成立广州演艺人协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力培养演艺方面人才,然后由协会这个平台,为他们搭建更多的演出机会,让他们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协会除了承担起一些政府的演出外,与各大商协会合作,把演艺人推向市场,参与到商会的大大小小活动中去。演出机会多了,既容易出名,同时也可以提高收入,收入高了,人才就不会轻易离开。有了人才,广东音乐可以从创作演出、制作、发行一条龙产业发展,广东音乐将从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型,广东乐坛才有重振辉煌的可能。其实,乐坛很单纯、演艺人也是很单纯的。
廖百威:其实,乐坛很单纯、演艺人也是很单纯的。虽然演艺圈确实曾经出过很多失信于人的事情,但是在我看来,他们并非真的想去骗人,演艺者中很多人对经营并不擅长。开始,他们可能真的想认真去做好这件事,但是由于经营不善或者其他资金方面运转不周,导致了这个大家都不期待的结果。
记者:对新闻媒体曝光的一些艺人诈骗的事情,对你或你们音乐界有没有产生什么不良影响?
廖百威:没有,起码来说对我本人没有,好象对我认识的人也没有任何影响。一些违法的现象在哪个行业都会有,只是演艺界比较特殊,随时聚光在观众的监管下,任何的瑕疵都会被放大。
记者:我们是专门普及诚信的杂志,请问你对演艺人诚信的问题有何看法?
采访手记:廖百威先生的访谈进行得很愉快,他身上总有股像音符旋律般的气质,让你在不知不觉间就能放松下紧张不安的情绪。他对演艺界的执着信仰和对音乐的纯粹热爱是值得我们崇敬的。也许,“你对世界简单点,世界就对你简单点”这句话并非一个真理,但是作为一位社会成员,简单、诚信,也会给其他社会成员一个诚信的价值和理由。我们离开广州演艺人协会办公室,我们内心也深深受到感触,我们到底能为广州的演艺人做点什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